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有人定时定点在南京紫金山喂野猪,专家呼吁:

来源:林业与生态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8月09日 01:13:2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野生动物有野性,不要“亲密接触” 谈及和这些动物的关系,老徐说,他见证了一茬又一茬流浪猫,也见证了人们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变化。“以前有听说捕杀野生动物的,现在这样的

野生动物有野性,不要“亲密接触”

谈及和这些动物的关系,老徐说,他见证了一茬又一茬流浪猫,也见证了人们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变化。“以前有听说捕杀野生动物的,现在这样的声音渐渐少了,大家整体素质提高了很多,大多是静静地看。”也有人说“投喂”或许是引发矛盾甚至人身攻击的一个原因。对此老徐说,这些动物就像家人、朋友一样,喂食它们是在山里的自然环境中,不希望得到过多关注。

现代快报讯近日,常在紫金山附近散步的市民发现,有人在投喂野猪、貉等野生动物,这一举动引发争议。有人说“紫金山生态好,真的有野猪呀”,也有人认为“野生动物野性肯定在,万一伤人,谁来负责?”对此,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所副研究员丁晶晶认为,人类友善的喂养对野生动物来讲是一种负面行为,可能会让它们产生依赖,遇到野猪等要做到不打扰、不投喂。

△野猪出没

专家:遇到野猪要做到不打扰、不投喂

老徐也知道,不管是狗獾、貉还是野猪,都是野生动物,吃东西的时候看起来很温顺,还是有野性的。有一次,他看到几个年轻人拿石头砸野猪,赶忙上前提醒。“野猪毕竟是有野性的,一旦受到刺激会不会发脾气也说不准。所以有年轻人、小朋友跟着来看时,我会特别注意周边人的行为,也会提醒大家保持距离。一旦被咬伤,一定要及时去打疫苗。”

因为几乎每天都出来,老徐家的冰箱里常年摆放着鸭肉边角料,据他介绍,他带来的食物也是经过挑选的,“猫粮是爱心人士赞助的,几家鸭子店也是我经过考察后认为卫生条件比较好的。”

老徐站在路边,头顶着电筒,吹了几声口哨,不一会儿,几只貉就慢慢地从林子里走出来,看到鸭肉开始大快朵颐。人群中,几个人率先发现了缓缓走出林子的野猪,大家开始兴奋起来。老徐提醒大家:“不要喊,不要往前走。”

“野猪的嗅觉非常灵敏,一次误打误撞遇到后,野猪就经常过来找吃的。它是杂食动物,荤素都吃,鸭肉、鸭血、鸭屁股都能吃得欢。”他说,野猪也不是每天都来,有的时候在别处吃饱了,可能就不来了。

据报道,今年在八字山公园,也有游客近距离投喂野猪的现象。当时,微博网友“野生青年陈”认为,投喂野生动物,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野猪和人和谐相处,但结果对于人或者对于动物都是灾难。野猪和人的关系发生改变,可能从不怕人发展到习惯从人类这里获取食物,甚至发展到和人类类似于竞争食物的状态。“野生青年陈”说,在城市里发现迷路的野生动物,可以送回野外,不要打破双方的关系和距离。

“我和这附近的动物都很熟悉了,它们都‘认识'我的口哨声。我吹口哨,也是为了安抚动物的情绪,让它们安心地出来吃东西。”老徐一边说着,一边戴着手套,把鸭肉边角料扔到草丛里,动物们大饱口福后离开,整个过程大概十多分钟。

投喂野猪、貉,好吃好喝“招待”上

近年来,在南京高速公路、茶园、高校甚至居民区,都有野猪的身影,引发大家关注。

这些年,老徐在紫金山附近遇到过一茬又一茬的流浪猫、灌木丛中专注觅食的黄鼠狼,还有新晋“吃货”野猪……“一开始我是碰到流浪猫、狗獾子等等,经常给它们带点儿吃的,野猪是今年春天才遇到的。”老徐告诉现代快报记者,大概20年前,有一天晚上锻炼身体回家的途中,他经过草丛时听到几声悠悠的猫叫声,扒开一看是几只流浪猫正张大眼睛望着他,心里起了怜悯之意,就回家收集了一些猫粮带过来。

为了防控野猪泛滥致害,2021年以来,国家林草局对全国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问题开展了摸底调查,决定在14个省(区)开展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。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,试点的地方为山西、四川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北、广东、陕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辽宁、黑龙江、浙江、安徽、宁夏。“虽然江苏不在名单之列,但我们也要做好科学管理,目前在做的监测工作就是在为林业部门制定相关办法作支撑。”丁晶晶说。

“快看,野猪来了”“真的有野猪啊”……晚上九十点,紫金山附近的路边,数十个人逐渐聚拢,带头的这位是今年60多岁的老徐(化名)。

现代快报+见习记者史童歌记者卢河燕/文赵杰/摄

△野猪走到人们视线中

△鸭肉边角料

老徐的喂食行为在丁晶晶看来是十分危险的,“人类友善的喂养对野生动物来讲是一种负面行为,可能会让它产生依赖,更严重的是,可能引发矛盾甚至人身攻击。”丁晶晶提醒,遇到野猪后一定要保持距离,尽量远离。如果野猪受伤了,可以联系动物园寻求救助;如果遇到正常的野猪,一定要避让,不要招惹甚至激怒它。

文章来源:《林业与生态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lyystkx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9/445.html



上一篇:西南林业大学喜获两项省级自然科学奖
下一篇: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:2021年微信数字

林业与生态科学投稿 | 林业与生态科学编辑部| 林业与生态科学版面费 | 林业与生态科学论文发表 | 林业与生态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林业与生态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